我校实验室安全教育

发布时间:2022-03-07浏览次数:2

我校实验室安全教育

 安全用电

1. 为防止触电,应做到:

(1)修理或安装电器时,应先切断电源;

(2)使用电器时,手要干燥;

(3)电源裸露部分应有绝缘装置,电器外壳应接地线;实验室内的明、暗插座距地面的高度一般不低于0.3米;

(4)不能用试电笔去试高压电;

(5)不应用双手同时触及电器,防止触时电流通过心脏;

(6)实验时,应先连接好电路后才接通电源。实验结束时,先切断电源再拆线路。

(7)实验前先检查用电设备,再接通电源;实验结束后,先关仪器设备,再关闭电源;工作人员  离开实验室或遇突然断电,应关闭电源,尤其要关闭加热电器的电源开关;不得将供电线任意放在通道上,以免因绝缘破损造成短路。

(8)一旦有人触电,应首先切断电源,然后抢救。

 

2. 仪器设备的安全用电

(1)一切仪器应按说明书装接适当的电源,需要接地的一定要接地;

(2)若是直流电器设备,应注意电源的正负极,不要接错;

(3)若电源为三相,则三相电源的中性点要接地,这样万一触电时可降低接触电压;接三相电动机时要注意正转方向是否符合,否则,要切断电源,对调相线;

(4)接线时应注意接头要牢,并根据电器的额定电流选用适当的连接导线;

(5)接好电路后应仔细检查无误后,方可通电使用;

(6)仪器发生故障时应及时切断电源。

(7)在使用前,先了解电器仪表要求使用的电源是交流电还是直流电;是三相电还是单相电以及电压的大小(380V220V110V6V)。须弄清电器功率是否符合要求及直流电器仪表的正、负极。

(8)仪表量程应大于待测量。若待测量大小不明时,应从最大量程开始测量。

(9)实验之前要检查线路连接是否正确。经教师检查同意后方可接通电源。

(10)在电器仪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有不正常声响,局部温升或嗅到绝缘漆过热产生的焦味,应立即切断电源,并报告教师进行检查。

 

3. 防止引起火灾

(1)使用的保险丝要与实验室允许的用电量相符。

(2)电线的安全通电量应大于用电功率。

(3)室内若有氢气、煤气等易燃易爆气体,应避免产生电火花。继电器工作和开关电闸时,易产生电火花,要特别小心。电器接触点(如电插头)接触不良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4)如遇电线起火,立即切断电源,用沙或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禁止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等导电液体灭火。

(5)交、直流回路不可以合用一条电缆。

(6)动力配电线五线制UVW、零线、地线的色标分别为:黄、绿、红、蓝、双色线。

(7)单相三芯线电缆中的红线代表火线。

 

4. 防止短路

(1)线路中各接点应牢固,电路元件两端接头不要互相结触,以防短路。

(2)电线、电器不要被水淋湿或浸在导电液体中,例如实验室加热用的灯泡接口不要浸在水中。

(3)三相电闸闭合后或三相空气开关闭合后,由于缺相会导致三相电机嗡嗡响、不转或转速很慢。

(4)实验时,电源变压器付边输出被短路,会出现电源变压器有异味;电源变压器冒烟;电源变压器发热现象,直至烧毁。

(5)交流电路断电后,内部的电容可能会有高电压用仪表测量电容值时会损坏仪表。                 

 

二、实验室安全用水规定

节约用水,用完后随手关掉阀门。

用水是要用器皿盛水,不得将水淋在化学药品上。

管理人员要经常检查上下水是否完好。

禁止使用自来水代替循环水冷却设备。

严禁私自拆、改水路。

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水管、水龙头及各种接头。

定期检查水管、接头,防止实验室漏水;使用塑料水管或其它容易老化水管的单位要随时检查、定期更换水管。

循环水进入设备前应有过滤设施。

下班或离开房间前要检查水路是否正常。

设备停止使用后,要关闭水阀。

 

三、安全使用实验室气体

1.  使用可燃性气体时,要防止气体逸出,室内通风要良好
2.  
操作大量可燃性气体时,严禁同时使用明火,还要防止生电火花及其它撞击火花

3.  有些药品如叠氮铝、乙炔银、乙炔铜、高氯酸盐、过氧化物等受震和受热都易引起爆炸,使用要特别小心
4.  
严禁将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放在一起
5.  
久藏的乙醚使用前应除去其中可能产生的过氧化物
6.  
进行容易引起爆炸的实验,应有防爆措施
7.  
搬运钢瓶时,防止剧烈振动,严禁连氧气表一起装车运输
8.   
严禁与氢气同在一个实验室里面使用
9.   
尽可能远离热源
10.  
在使用时特别注意在手上,工具上,钢瓶和周围不能沾有油污,扳子上的油可   用酒精洗去,待干后使用,以防燃烧和爆炸
11.  
氧气瓶应与氧气表一起使用,氧气表需仔细保护,不能随便用在其它钢瓶上

12.  开阀门及调压时,人不要站在钢瓶出气口处,头不要在瓶头之上,而应在瓶之侧面,以保人生安全
13.  
开气瓶总阀1之前,必须首先检查氧气表调压阀门4是否处于关闭,(手把松开是关闭)状态。不要在调压阀4开放(手把顶紧是开放)状态,突然打开气瓶总阀,否则会将氧气表打坏或出其他事故
14.  
防止漏气,若漏气应将螺旋旋紧或换皮垫
15.  
钢瓶内压力在0.5MPa以下时,不能再用,应该去灌气

 

四、实验室防火知识

火灾不能预期、不能杜绝、只能预防!

 

实验室使用种类繁多的易燃易爆化学物品、风干机、烤箱、电炉等大功率电热器具较多,其他火源种类也多。一旦发生火灾,损失大,人员伤亡大、难以扑救,历来是高校防火的重点部位。做好防火安全教育,实验室负责人要对实验人员进行加强防火教育。提高安全意识,认真贯彻消防方针,熟练掌握消防知识和技能,防止一切事故。实验室工作人员及上课学生必须学会防火器材的使用,一旦发现火情,人人参与灭火。

(实验室防火措施

1、应充分做好实验前的准备。熟悉实验内容,掌握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时,严格按实验规程操作,防止因不规范操作造成火灾。
2
、服从实验指导教师的指导,严格遵守实验室纪律,禁止在实验室玩耍、打闹,防止打破仪器设备酿成火灾。
3
、严禁摆弄与实验无关的设备和药品,特别是电热设备。
4
、严禁携带任何火种和其他与实验无关的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实验室,减少实验室致灾因素。
5
、严禁闲杂人员特别是儿童进入实验室,防止因无关人员的违章行为导致火灾。6、严禁在实验室居住,更不能在实验室内及附近使用生活用火,特别是不能使用明火,更不准燃烟花爆竹,防止引燃室内易燃物和其他可燃物发生火灾。
7
、注意电热器具的正确使用和保管,正在使用的电热器具不准接近可燃物。
8
、严格实验室用电制度,用电及电器安装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规范。
9
、详细掌握所处实验室内药品的化学特性,严禁将化学性质相抵触的药品混装、混放,实验剩余的药品必须按规定处理,严禁带走或倒入下水道。

10、完善安全措施,各实验室内配备必备的灭火器。

11、实验室全体人员应能正确使用灭火器,发现火险隐患及时报告处置,发生火灾主动扑救,及时报警(电话119),做好记录并向有关领导汇报。

12、必须实验楼消防通道保证畅通无阻。定期检查消防设备,以保证消防器材安全、有效。定期培训实验室技术人员使用消防器材。

13、实验室楼区内的公共区域严禁吸烟。严禁使用明火或燃烧任何物品。必须使用明火实验的场所,须经批准后,才能使用。使用电炉、蜡烛、酒精灯和高温烘箱等加热设备时必须有人现场看守。未经管理人员同意,严禁私自拉电接线使用其它电器。随时检查电器线路、通风设备,发现破损或故障须及时维修或报告;遇到由电路故障起火时,要马上切断电源,并用灭火器及时灭火。实验室工作人员离室时必须关好电闸。

14、乙醚、酒精、丙酮、二硫化碳、苯等有机溶剂易燃,实验室不得存放过多,切不可倒入下水道,以免集聚引起火灾;金属钠、钾、铝粉、电石、黄磷以及金属氢化物要注意使用和存放,尤其不宜与水直接接触;万一着火,应冷静判断情况,采取适当措施灭火;可根据不同情况,选用水、沙、泡沫、CO2  CCl4 灭火器灭火。

15、坚持检查制度,由安全员、实验室主任、值日教师和系部领导定期或不定期检查防火器材及门、窗、电闸是否完好。

(化学实验室的防火

    化学实验室的种类很多,按教学阶段分,有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按使用性质分,有教学实验室和科学研究实验室;按试验内容分,有无机化学实验室、有机化学实验室、高分子化学实验室、分析化学实验室、石油化学实验室和物理化学实验室等。这些化学实验室的共同特点是,化学物品种类繁多,其中大多数是易燃易爆物品,还有一些不明性质的未知物料,有些物品能自燃,有些物品化学性质相抵触。在实验室操作过程中,常需进行蒸馏、回流、萃取、电解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作业,用火用电也比较多,一旦操作失误,很容易造成火灾。特别是学校的实验室在做实验时,由于学生对实验要领掌握的不够,操作不熟练,甚至出现误操作,往往会造成事故。

应采取的防火措施:

1、化学实验室应为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化学实验室内有易燃易爆液体蒸气和可燃气体散逸时,其使用的各种电气设备包括照明灯具、通风设备等应选用防爆隔爆安全型产品,配电线路和各种接线应符合防爆要求。在实验进程中,利用可燃气体作燃料时,其设备的安装和使用都应符合防爆安全的有关规定,对可燃气体储罐、减压装置、配气或分流装置等要定期检查,确保安全。

2、化学实验室的建筑面积在30平方米以上时,应设有2个安全出口,安全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不得设置门槛。

3、在化学试验进程中,实验性质不明或未知的物料,应先做小实验,从最小量开始,同时采取安全措施,做好灭火防爆准备;在实验台的范围内,不应放置任何与实验工作无关的化学物品,尤其是不应放置盛有浓酸或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

4、实验室内做实验剩余的或常用的小量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总量不超过5公斤时,应由专人保管,放置在金属柜中;超过5公斤时,不得在实验室内存放;有毒的物品要集中存放或指定专人保管。往容器内灌装较大数量的易可燃液体时,要采取防静电措施。实验室所用的各种气源或气体钢瓶要远离火源,放置在室外阴凉和空气流通的地方,用管道通入室内;氢气、氧气和乙炔不能混放在一处。

5、化学实验室内禁止使用没有绝缘隔热基座的电热仪器;在日光照射的房间必须备有窗帘,在日光照射到的地方不应放置遇热易蒸发的物品。

6、实验室内为实验而临时拉用的电气线路应符合安全要求,电加热器、电烤箱等设备应做到人走电断,电冰箱内禁止存放相互抵触的物品和低闪点的易燃液体。

7、实验室内要建立健全蒸馏、回流、萃取、电解等各种化学实验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化学物品保管使用规则,严格遵守,防止因急于求成或思想麻痹而不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或违反化学物品保管使用规则,引起燃烧或爆炸。实验室内有关人员要懂得和掌握基本灭火方法,实验室内应配备适用的轻便灭火器材,做好灭火准备工作。

()灭火手段

实验室如果着火不要惊慌,及时119报警,说明火源、火情、单位名称、地理位置,或明显标志。 应根据情况进行灭火,常用的灭火剂有:水、沙、二氧化碳灭火器、四氯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等。可根据起火的原因选择使用,以下几种情况不能用水灭火:
1
、金属钠、钾、镁、铝粉、电石、过氧化钠着火,应用干沙灭火。

2
、比水轻的易燃液体,如汽油、笨、丙酮等着火,可用泡沫灭火器。
3
、有灼烧的金属或熔融物的地方着火时,应用干沙或干粉灭火器。
4
、电器设备或带电系统着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四氯化碳灭火器。

5、易燃固体、易燃气体、易燃液体和带电物体着火时,可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导线或电器着火时,应先断电,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切不可用泡沫灭火器,此灭火器导电。

6、衣服着火时,应尽快地脱掉衣服,并用水灭火。或就地滚动,切忌外跑。

 

 使用化学药品的安全防护

1. 防毒
(1)实验前,应了解所用药品的毒性及防护措施。
(2)
操作有毒气体(H2SCl2Br2NO2、浓HClHF)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3)
苯、四氯化碳、乙醚、硝基苯等的蒸气会引起中毒。它们虽有特殊气味,但久嗅会使人嗅觉减弱,所以应在通风良好的情况下使用。
(4)
有些药品(如苯、有机溶剂、汞等)能透过皮肤进入人体,应避免与皮肤接触。
(5)
氰化物、高汞盐(HgCl2Hg(NO3)2)、可溶性钡盐(BaCl2)、重金属盐(如镉、铅盐)、三氧化二砷等剧毒药品,应妥善保管,使用时要特别小心。
(6)
禁止在实验室内喝水、吃东西。饮食用具不要带进实验室,以防毒物污染,离开实验室及饭前要冼净双手。

2. 
防爆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制度

(1)目的

建立易制毒品使用、储存规定。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易制毒品安全管理。

(3)责任者

安全科、保安队、采购部、使用单位。

(4)程序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禁毒的决定》和《XX省禁毒条例》的有关规定,防止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结合企业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2.1 生产、经营、运输、储存易制毒化学品,必须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并成立易制毒化学品使用管理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并确定1-2名专兼职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人员。

2.2 定期对易制毒化学品联络员、仓管员、使用人员进行政审,定期对上述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

2.3 每次购买易制毒化学品,均由联络员携带市易制毒化学品购用申请表以及上次办理的购用证明、实际购买情况,到市公安局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办理购用证明。购用证明有效期为一个月,每证仅限购买一次。在购用证明办理后未能按时购买,应在有效期满后7日内将已过期的购用证明交回原发证机关,由原发证机关注销作废。

2.4 购买易制毒化学品时必须严格按照购用证明上的数量购买,不得超过购买证明上所限定的数额。

2.5 购用证明仅限证明上所注明的购用单位使用,应由购用单位派员前往销售单位购买,不得将购买证明以任何形式交给其他单位和个人使用,或请其他单位或个人代为购买。

2.6 所购买的易制毒化学品必须是本单位使用,不得以转让,转借等形式交给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不得为其他单位代为办理购用证明。

2.7 易制毒化学品运抵单位后,必须由联络员在场监视卸货、入库,数量核对无误后,有送货人、仓管员、监督员分别在易制毒化学品出入库登记证明簿上签名。

2.8 易制毒化学品须有单独的仓库存放,实行双人双锁,出入库台帐登记清楚、全面、准确。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易制毒化学品仓库。仓管员和联络员应每月盘点当月的使用数量和库存数量,核对无误后,在每月5日前将盘点情况寄交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如在盘点中发现存在数量不对应,应立即报告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由管理办公室和使用企业共同复核。如发现被盗的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2.9 使用部门(车间)须开具易制毒化学品领用单,由使用部门(车间)负责人签字后,向仓库领用易制毒化学品。出库时联络员须到现场监督,领用人、仓管员、监督员核对数量后分别在易制毒化学品出入库登记簿上签名。出库后由联络员陪同领用人将易制毒化学品送到使用部门(车间)。易制毒化学品领用单位应建立登记台帐,单独装订成册备查。用槽罐储存易制毒化学品的,从槽罐抽到高位槽(即抽离槽罐)即视为出库,做出库登记。

2.10 使用部门(车间)应按当天使用计划,合理领用易制毒化学品。原则上谁使用由谁领用,负责领用人下班,易制毒化学品还有剩余即视为不能使用完。使用部门(车间)负责人应安排二个人将多余的易制毒化学品送回仓库,由仓库管理人员应对送回的易制毒化学品进行称量后作为入库原料进行登记,送回人、仓管员分别在登记簿上签名。不得将领用原料暂存在仓库中,使用部门(车间)不得私自存放易制毒化学品在本部门(车间)。使用部门(车间)再次领用已送回的易制毒化学品应按第九条规定重新办理领用手续。

2.11 使用易制毒化学品,应注意易制毒化学品使用后残液的回收和处理,不得将含有易制毒化学品成份的残液直接排放出厂外,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3. 常见几种()危险化学品的一些处置方法

处置危险化学品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将剧毒、有毒、有害的危险化学品尽可能处理成无毒、无害或毒性较低、危害较小的物质,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尽量减少和降低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所造成的危害的损失。可通过物理的(如回收、收集、吸附)、化学的(如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沉淀)等多种方法,进行处置。在可能的情况下,用于处置的物质应易得、低廉、低毒、不造成二次污染,或易于消除。同时,应确保处置人员及周围群众的人身安全,按规定佩戴必需的防护设备(如防护服、防毒呼吸器等),进入现场进行处置。

(1)溶于水的剧毒物氰化钠、氰化钾的泄漏处置

若固体物质泄入路面,可用铲子小心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尽可能地全部收集;再在泄入路面喷洒过量漂白粉或次氯酸钠溶液,清除残留的泄漏物。

若氰化物溶液泄入路面,可在泄入路面喷洒过量漂白粉或次氯酸钠溶液,清除泄漏物。注意对周围地表水及地下水的监控。

若泄入水体,对少量泄漏,可在泄入水体中喷洒过量漂白粉或次氯酸钠溶液,清除泄漏物;对大量泄漏,必要时,应在江河下游一定距离构筑堤坝,控制污染范围扩大,同时严密监控,直到监测达标。

(2)微溶于水的剧毒物三氧化二砷(砒霜)的泄漏处置

若泄入路面,可用铲子小心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容器中,尽可能地全部收集;

若泄入水体,可对水体进行喷洒硫化钠溶液,使溶于水的三氧化二砷与硫化钠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硫化砷沉淀,经监测水体达标后,还应对沉积于河床的三氧化二砷和硫化砷沉淀进行彻底清除,以消除隐患。过后,在水体中喷洒漂白粉或次氯酸钠溶液,以消除喷洒硫化钠溶液时过量的硫化物对水体的影响,并测定水体中的硫化物至达标。

(3)无机酸(如盐酸、硫酸、硝酸、磷酸、氢氟酸、氯磺酸、高氯酸)的泄漏处置

若泄入路面,对少量泄漏,用干燥沙、土等惰性材料洒入泄入路面,吸附泄漏物,收集吸附泄漏物的沙、土;再用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洒入泄入路面,中和可能残留的酸。对大量泄漏,一开始应避免用水直接冲洗,可在泄入路面周围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耐酸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中,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再用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洒入泄入路面,中和可能残留的酸。

若泄入水体,在泄入水体中洒入大量石灰(对江、河应逆流喷洒),进行中和,至水体监测达标。同时应注意对氟离子的监测。

(4)(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的泄漏处置

若固体泄入路面,可用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尽可能地全部收集。若液碱泄入路面,对少量泄漏,先用干燥沙、土等惰性材料洒入泄入路面、吸附泄漏物,收集吸附泄漏物的沙、土;再用稀醋酸溶液喷洒路面,中和残留的碱液;对大量泄漏,可在泄入路面周围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中,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再用稀醋酸溶液喷洒路面,中和残留的碱液。

若泄入水体,可在泄入水体中喷洒稀酸(如盐酸)以中和碱液,至水体监测达标。

(5)相对密度(=1)小于1、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液体)(如苯、甲苯等)的泄漏处置

若泄入路面,对少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或就地取材用如木屑、干燥稻草等吸附;对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中,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

若进入水体,应立即用隔栅将其限制在一定范围,小心收集浮于水面上的泄漏物,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

(6)相对密度(=1)大于1、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液体)(如氯仿等)的泄漏处置

若泄入路面,对少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或就地取材用如木屑、干燥稻草等吸附;对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中,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注意因向下渗透而造成对地下水的污染。

若进入水体,由于比水重、沉入水底,尽可能用防爆泵将水下的泄漏物进行收集,消除污染及安全隐患。

(7)有毒、有害气体及易挥发性有毒、有害液体(如液氯、液溴)的泄漏处置

根据事故现场的风向,迅速划定安全区域范围,转移下风向人员至安全处。

如对液氯的泄漏,由于泄漏后即成气态,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同时,向泄漏源及上空喷含2%3%硫代硫酸钠(大苏打)的雾状水进行稀释、反应。

对液溴的泄漏,若泄入路面,少量泄漏,向泄入路面及上空喷含2%3%硫代硫酸钠(大苏打)的雾状水进行稀释、反应;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耐腐蚀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中,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尔后对泄入路面喷含2%3%硫代硫酸钠(大苏打)的雾状水进行稀释、反应,清除泄漏物。

 

 

 实验室三废处理

在现代社会危险废弃物的处理不仅仅是个环境问题,也是个道德问题。从实验室排出的废弃物,包含的种类繁多且组成成分经常变化,特别是化学物质会以某种形式危及人们的健康,所以从防止污染环境的立场出发,即使数量甚微,也要避免把它排放到自然水域或大气中去,而必须加以适当的处理。因此废弃物最好不要把它集中处理,而由各个实验室根据废弃物的性质,分别加以处理。所以,废液的回收及处理自然就需依赖实验室中每一个工作人员。实验人员应予足够的重视,疏忽大意固然不对,而即使由于操作错误或发生事故,也应避免排出有害物质。同时,实验人员还必须加深对防止公害的认识,自觉采取措施,防止污染,以免危害自身或者危及他人。

1. 废气的处理

微量有毒气体可以通过排风设备排出室外,被空气稀释。毒气量大时必须处理后再排出,如氧化氮、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用碱液吸收。

2. 废液的处理

一般人都会将实验室的水溶性废弃物直接倒入水槽,让它们流入公有水处理系统,然而这会给其他人尤其是水利部门带来麻烦,这是很不道德的行为。只有那些无毒的、中性的、无味道的一些水溶性物质可以直接倒入水槽流入下水道。强酸性或强碱性物质在丢弃之前应被中和,并且用大量水冲洗干净。任何能够与稀酸或稀碱反应的物质,都不能随便倒入下水道。

(1) 有机溶剂

在有机化学实验室,有机溶剂的处理一直是一个主要的问题。它们通常是不溶于水的,有很高的易燃性。废弃的有机溶剂应倒入贴有合适标签的容器,然后将这些容器运出实验室,在合适的地方将这些溶剂点燃,而不应当倒入下水道。

废乙醚溶液:置于分液漏斗中, 用水洗一次,中和,用0.5% 高锰酸钾洗至紫色不褪,再用水洗,用0.5%1% 硫酸亚铁铵溶液洗涤,除去过氧化物,再用水洗,用氯化钙干燥、过滤、分馏、收集33.534.5 馏分。

乙酸乙酯废液: 先用水洗几次,再用硫代硫酸钠稀溶液洗几次, 使之褪色,再用水洗几次,蒸馏,用无水碳酸钾脱水,放置几天,过滤后蒸馏,收集7677 馏分。

氯仿、乙醇、四氯化碳等废溶液:都可以通过水洗废液再用试剂处理,最后通过蒸馏收集沸点左右馏分,得到可再用的溶剂。方法可在有关资料上查到。

(2) 含酚、氰、汞、铬、砷的废液处理

低浓度含酚废液:加次氯酸钠或漂白粉使酚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高浓度含酚废水:用乙酸丁酯萃取, 重蒸馏回收酚。

含氰化物的废液: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至pH10 以上, 再加入3%的高锰酸钾使CN-氧化分解。

CN-含量高的废液:用碱性氯化法处理,即在 pH10 以上加入次氯酸钠使CN-氧化分解。

含汞盐的废液:先调至pH 810,加过量硫化钠,使其生成硫化汞沉淀,再加入共沉淀剂硫酸亚铁,生成的硫化铁将水中的悬浮物硫化汞微粒吸附而共沉淀,排出清液,残渣用焙烧法回收汞、或再制成汞盐。

铬酸洗液失效:浓缩冷却后加高锰酸钾粉末氧化,用砂芯漏斗滤去二氧化猛后即可重新使用。废洗液用废铁屑还原残留的Cr(IV)Cr() 再用废碱中和成低毒的Cr(OH)3沉淀。

含砷废液:加入氧化钙,调节 pH 8,生成砷酸钙和亚砷酸钙沉淀。或调节pH10 以上,加入硫化钠与砷反应,生成难熔、低毒的硫化物沉淀。

含铅、镉废液: 用消石灰将 pH 调至810 使 Pb2+ Cd2+ 生成 Pb(OH)2Cd(OH)2 沉淀,加入硫酸亚铁作为共沉淀剂。

3. 废料的销毁

易燃、有毒的实验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中出现的固体废弃物不能随便乱放,必须分别放入专门容器贮存,统一回收,集中处理,贮存容器放置在实验室内固定位置。如能放出有毒气体或能自燃的危险废料不能丢进废品箱内和排进废水管道中。不溶于水的废弃化学药品禁止丢进废水管道中,必须将其在适当的地方烧掉或用化学方法处理成无害物。

(1) 碎玻璃和其他有棱角的锐利废料,不能丢进废纸篓内,要收集于特殊废品箱内处理。碎玻璃 (含碎玻璃、灯管、玻璃针筒)应妥善包装,最后单独分类。未破玻璃瓶内不能含有机溶液或化学药品。

(2)生物材料和污染的耗材:培養後細胞、细菌、噬菌体和污染的试管苗,務請使用高壓消毒滅菌鍋滅菌後,同一般垃圾丟至垃圾場。 吸取过细菌的枪头和装过细菌的小离心管,同样需要用高压消毒灭菌后方可丢弃。

(3)废弃的有机溶液,应收集在专门的收集桶内,储放废弃溶剂桶处,一定要具有通风设备。

(4)三氯乙烯及任何含氯溶剂,如含多氯联苯废弃物,请放在专为含氯溶剂的容器中,其它溶剂则收藏在不含氯容器中。

 

 事故应急处理

 

化学品事故是指一种或数种化学品意外释放造成的事故。如1979年,温州电化厂氯气泄漏造成人59死亡,下风向成片草木枯黄,直接经济损失达200万元。由此可见,化学品事故与其它事故相比,其后果更严重,因此如何预防化学品事故的发生,以及怎样将化学品事故所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减少到最小(即应急处理),已成为全社会所关注的问题。下面就化学品事故的应急处理原则进行简略的介绍。

化学品事故的应急处理过程一般包括报警、紧急疏散、现场急救、溢出或泄漏处理和火灾控制几方面。

1、事故报警

1.1  报警

及时传递事故信息,通报事故状态,是使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水平的关键环节,这个环节处理得当会使可能形成灾难性事故变成灾害性事故,而一些小事故处理不当,延误时间,也能形成灭顶之灾。

当发生突发性危险化学品泄漏或火灾爆炸事故时,现场人员在保护好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及时检查事故部位,并向有关人员和119报警;如果是发生在企业内部,应向当班车间主任或值班长,同时向企业调度室报告;如果是在运输途中应向当地应急救援部门或119报警。

报警内容应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化学品名称和泄漏量、事故性质(外溢、爆炸、火灾)、危险程度、有无人员伤亡以及报警人姓名及联系电话。

1.2救援队伍

各主管单位在接到事故报警后,应迅速组织一个应急救援专业队,各救援队伍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基础上,快速实施救援,控制事故发展,并将伤员救出危险区域和组织群众撤离、疏散,做好危险化学品的清除工作;注意保护事故现场,以便事故调查。

等待急救队或外界的援助会使微小事故变成大灾难,因此每个工人都应按应急计划接受基本培训,使其在发生化学品事故时采取正确的行动。

2、紧急疏散

2.1建立警戒区域

事故发生后,应根据化学品泄漏的扩散情况或火焰辐射热所涉及到范围建立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

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警示标志并有专人警戒。

除消防及应急处理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

泄漏溢出的化学品为易燃品时,区域内应严禁火种。

2.2紧急疏散

迅速将警戒区内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撤离,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紧急疏散时应注意:

如事故物质有毒时,需要佩戴个体防护用品,并有相应的监护措施。

应向上风方向转移;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在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

不要在低洼处滞留。

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区与着火区。

为使疏散工作顺利进行,每个车间应至少有两个畅通无阻的紧急出口,并有明显标志。

3、现场急救

在事故现场,化学品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为:中毒、窒息、冻伤、化学灼伤、烧伤等,进行急救时,不论患者还是救援人员都需要进行适当的防护。

当现场有人受到化学品伤害时,应立即进行以下处理:

迅速将患者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呼吸困难时给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心脏按摩。

皮肤污染时,脱去污染的衣服,用流动清水冲洗,冲洗要及时、彻底、反复多次;头面部灼伤时,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

当人员发生冻伤时,应迅速复温。复温的方法是采用40°C42°C恒温热水浸泡,使其温度提高至接近正常;在对冻伤的部位进行轻柔按摩时,应注意不要将伤处的皮肤擦破,以防感染。

当人员发生烧伤时,应迅速将患者衣服脱去,用水冲洗降温,用清洁布覆盖创伤面,避免伤面污染;不要任意把水疱弄破。患者口渴时,可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

口服者,可根据物料性质,对症处理。

经现场处理后,应迅速护送至医院救治。

4、泄漏控制

易燃化学品的泄漏处理不当,随时都有可能转化为火灾爆炸事故,而火灾爆炸事故又常因泄漏事故蔓延而扩大。因此。要成功地控制化学品的泄漏,必须事先进行计划,并且对化学品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特性有充分的了解。

4.1泄漏处理注意事项:进入泄漏现场进行处理时,应注意以下几项:

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

如果泄漏物化学品是易燃易爆的,应严禁火种。

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枪、水炮掩护。

4.2泄漏控制

如果有可能的话,可通过控制化学品的溢出或泄漏来消除化学品的进一步扩散。这可通过以下方法:

在厂调度室的指令下进行,通过关闭有关阀门、停止作业或通过采取改变工艺流程、物料走副线、局部停车、打循环、减负荷运行等方法。

容器发生泄漏后,应采取措施修补和堵塞裂口,制止化学品的进一步泄漏,对整个应急处理是非常关键的。能否成功地进行堵漏取决于几个因素:接近泄漏点的危险程度、泄漏孔的尺寸、泄漏点处实际的或潜在的压力、泄漏物质的特性。

4.3对泄漏物的处理

泄漏被控制后,要及时将现场泄漏物进行覆盖、收容、稀释、处理,使泄漏物得到安全可靠的处置,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泄漏物处置主要有四种方法:

围堤堵截:如果化学品为液体,泄漏到地面上时会四处蔓延扩散,难以收集处理。为此需要筑堤堵截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对于贮罐区发生液体泄漏时,要及时关闭雨水阀,防止物料沿明沟外流。

稀释与覆盖:为减少大气污染,通常是采用水枪或消防水带向有害物蒸气云喷射雾状水,加速气体向高空扩散,使其在安全地带扩散。在使用这一技术时,将产生大量的被污染水,因此应疏通污水排放系统。对于可燃物,也可以在现场施放大量水蒸气或氮气,破坏燃烧条件。对于液体泄漏,为降低物料向大气中的蒸发速度,可用泡沫或其他覆盖物品覆盖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层,抑制其蒸发。

收容():对于大型泄漏,可选择用隔膜泵将泄漏出的物料抽人容器内或槽车内;当泄漏量小时,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

废弃:将收集的泄漏物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用消防水冲洗剩下的少量物料,冲洗水排入含油污水系统处理。